傅鹤林,男,1965年出生,江西人,工学博士,现为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Freiberg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广东交通集团华路公司顾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学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边坡工程及地质灾害整治、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地下工程结构分析、隧道及边坡施工监控、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1991年参加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能量渐进耗散的流固耦合作用下土石混合体滑坡演化机制”(50878213/E080603)、交通部课题“多断层网状填充性岩溶隧道灾变预测及处治技术”、“永吉高速公路岩溶隧道不良地质预报与灾害控制技术研究”、“西部地区公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桥隧相连工程多源损伤力学行为与控制技术”、“软质膨胀强风化板岩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长株潭城际铁路I标盾构区间监控量测”等项目60多项,在研项目10多项。11项通过鉴定。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二项、四等奖一项、软件著作权两项,专利两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53篇被EI、ISTP收录。出版专著六本,参编教材两本,主审专著两本。指导硕士研究生63人,毕业51;独立指导博士生18人,协助指导2人,毕业9人。
主要学术创新点:
1、揭示了人工活动和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机理,构建了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发了声发射监测崩塌的方法和判断准则,开发了滑坡预报集成软件,建立了能量渐进耗散的流固耦合作用下土石混合体滑坡演化机制;
2、针对隧道围岩结构的不同,构建了隧道围岩级别与结构之间的划分准则,建立了连续介质、碎裂介质、块裂介质和板裂介质围岩的力学计算模型和力学计算公式;
3、揭示了膨胀土、红粘土的胀缩机理,开发了高液限、膨胀土改良的固化材料,在工程投入应用,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4、揭示了岩溶隧道灾变发生的力学机理,构建了隧道突涌水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隧道灾变发生的的临界标准和灾害控制准则。
聘期已满。
2023年9月8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