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和方法,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根据学校学业指导中心的统筹安排,于9月25日至30日开展为期六天的新生学业指导周系列教育。
学院结合学校要求及专业特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计学业指导模块内容,涵盖思政课程、融入思政理论的通识教育(“中国系列”教育)和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课程育人,教育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打牢专业基础知识,练就真本领,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努力。学业指导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思政课程系列(如新生开学典礼、书记和院长第一堂思政课、大学适应性教育、学业指导周总结)、通识教育系列(“中国系列”教育和综合素质养成)、大学学习系列(包含学习目标、学习规划、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大学数学的魅力和科技竞赛讲解)、朋辈教育(学习、科技竞赛、自律自强和学生干部中的优秀学生经验分享)和学校教学管理服务解读(如人才培养方案解读、教务管理规定、学习模式与制度、综合测评办法、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介绍和实验室安全学习考试)等。
一、以思政教育为核心激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和第一堂思政课上,院长谢祥云结合自身经历以“党的光辉历程”为题向同学们讲授了党的奋斗历程和经验,寄望新生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大学四年里成为人文情怀、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党总支书记吴焱生以“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新使命与新作为”为题,激励新生坚定理想信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勤奋学习、修身立德、积极锻炼身体,放飞梦想。
二、以“中国系列”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学院将思政理论融入到通识教育中,开展“中国系列”大思政教育学习,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贻群博士为学生开展第四专题“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复兴的基因库”讲座,以中国哲学的智慧呼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摆脱非此即彼的固有思维模式,运用“三分法”的思维,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该专题教育让同学们学习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会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内涵,立志学好中国文化的内涵,提升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进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以课程思政教育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到知行合一
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思想和大学学习系列课程中,党总支副书记卓英莲以“我的大学怎么读”为题开展学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订立大学学习目标进而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指出大学是人生再出发的奋斗场,大学生应合理增负,教授学生围绕目标制定成长路线图和学习、工作、生活计划,并付诸实践,为目标奋斗。副院长邹祥福对新生进行“大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大学生为什么要自主学习,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两个问题入手,引导新生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善用资源,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各系主任分别为新生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通过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帮助新生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与宗旨,了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结合科教兴国战略激励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通过党总支书记吴焱生的“大学数学的魅力”专题教育、专业教师和优秀学长的科技竞赛解读和分享,教育学生求真学问、练就真本领,以赛促学,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文/图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