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研究生招生简介
学校概况
五邑大学地处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市,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珠江西岸最早建设以工科为主的本科大学,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7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在广东省“冲补强”首轮建设期满考核获得学校整体和三个建设学科全部为A的评价,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3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全球高校排名TOP500,在全国内地近1300所高校中排名123位,国际专利申请排行榜跃升全球教育机构50强,排名第26位,广东省第3位。
学校校园位于江门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各类在籍学生2.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将近1400人。
学校现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硕士授权覆盖学校所有理工科专业。
学院概况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成立于2009年,为学校目前重点发展和支持建设的学院。学院拥有“新型材料与元器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19年成为第一轮“冲补强”省级重点学科,2021年届满考核为A并进入第二轮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22年进入全球前1%学科,2023年进入前7‰学科,学科在软科世界排名上升到201-300,成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单位重点学科之一。已建有“广东省光电材料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柔性传感器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半导体绿色光源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大学物理实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光电及新能源材料广东省重点培育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和教学平台,面积4600平方米,配备先进大型精密仪器和设备(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量子效率测试仪,聚焦拉曼光谱仪,电化学质谱,高效液相色谱,锂电测试平台等),总价值超过1亿元。
师资力量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从牛津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科研单位引进大量高层次人才,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强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89.2%,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教授10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海外各类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等共14人。此外,学院柔性聘请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国家级人才作为学院特聘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建设多个方向的特色科研团队,可对研究生开展多层次联合培养。
研究方向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和“材料与化工”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学硕)和“材料与化工”(085600专硕)。
学院紧密围绕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目标,以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光电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基础,聚焦光电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柔性电子新材料的物化特性、合成机理及元器件制备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
(1) 材料物理与化学。以材料表面与界面、固体化学和凝聚态物理为理论基础,开展新型发光、储能和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以及相关器件的结构与功能设计,旨在从分子、原子和电子层面深刻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行为规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 材料学。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与结构,关注材料的微观和宏观特性,推进无机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开发,揭示材料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能与应用特性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材料的科学设计、制备、工艺优化及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 材料加工工程。以研究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形和材料近净成型等规律为基础,探索柔性传感器件与半导体器件的成膜工艺、图形化工艺、微纳加工和3D快速成型技术,旨在为柔性传感器、光电器件等元件的制造工艺及可靠性应用提供扎实的材料加工成型理论基础。
“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等,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涉及照明与显示行业,主要研究LED荧光粉、量子点和钙钛矿等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应用。包括研究无机固体发光材料的合成、表征分析及其在照明与显示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光电器件设计及集成、控制,最终实现材料设计、器件设计、系统研发与生产一体化的目标。紧密结合珠三角地区的照明和显示产业,开发高性能荧光粉,发光玻璃和陶瓷材料、钙钛矿发光材料、以及碳量子点材料等,并应用于光电照明器件,光电耦合器件以及光电显示器件。
(2)储能及能源转化材料与器件。紧密结合珠三角锂电池与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开展能源转化与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涉及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材料及其性能与器件应用,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燃料电池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研究。
(3)柔性可穿戴功能材料、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以光电材料及应用为重点,涉及包括光电材料的合成、表征、性能测试以及器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为开发新型光电材料及器件进行基础应用研究;面向可穿戴器件的产业需求、光电器件的应用,主要研发光电传感器件、智能调光与调温器件、柔性可穿戴储能材料与器件、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及柔性显示技术等。
科研成果
学院近5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学院教师获得横、纵向经费总和超过6000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等共计80余项,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市厅级项目110余项。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均科研经费超过80万元。
近年来学院教师及研究生科研成果突出,发表SCI等三大索引的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Energy Letters, ACS Nano,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一区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0余篇,二区论文220余篇。申请专利29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含美国授权专利)超100项。获江门市科学技术奖5项,2021年获江门市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和铜奖各1项,获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2019年度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
研究生培养优势
①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目前已在德国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美国马凯特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学习的条件。
②与国内著名高校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广东省科学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
③学术氛围浓厚
国内外学术交流非常活跃,研究生培养质量良好,研究生每年人均发表二区以上的论文超过1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材料领域国际顶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5.809)、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121)发表研究论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柔性电子领域国际顶刊Nature合作子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研究论文。研究生获得广东省“优秀研究生”的称号。
④就业优势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就业有保障,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不少优秀毕业生已成功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研究生升博率位居学校前列。
学院部分考上博士研究生的学生名单
姓名 | 升学院校名称 | 本科学院名称 |
付兴杰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青岛大学 |
谢卓鸿 | 韩国东国大学 | 齐鲁工业大学 |
蔡进军 |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 | 吉首大学 |
李博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湘南学院 |
刘均炎 | 中山大学 | 南京工程学院 |
周丽君 | 中山大学 | 岭南师范学院 |
程惠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北大学 |
卢永状 | 吉林大学 | 暨南大学 |
黄大誉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陈超然 | 暨南大学 | 安阳工学院 |
金瑛 | 南方科技大学 | 重庆大学 |
胡凤鸣 | 澳门大学 | 安阳工学院 |
刘晓露 | 澳门大学 | 安徽新华学院 |
刘伯臣 | 苏州大学 | 皖西学院 |
张国帅 | 北京交通大学 | 湘南学院 |
黄洁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铜陵学院 |
吴胜 | 华南师范大学 | 安徽科技学院 |
崔宇 | 西安交通大学 | 延安大学 |
郭越 | 南京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于亚楠 | 郑州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何冉 | 北京理工大学 | 绥化学院 |
赵天佑 | 东北大学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
贾孟 | 东华大学 | 安阳工学院 |
张博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赵石凯 | 太原理工大学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 | ...... | ...... |
优惠政策
①学校每年计划选送一批硕士研究生赴国(境)外合作高校单位学习。选派条件:一是培养考核优秀(学业成绩和科研表现);二是导师或研究团队与境外高校有实质性科研合作。
②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具体发放办法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③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名额由广东省教育厅下达后学校分配给学位点,具体评选和发放细则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④硕士研究生享受学业奖学金,原则上100%覆盖。第一学年一般奖励标准为每生5000元,推荐免试方式录取的新生学业奖标准为每生10000元;第二、三学年研究生学业奖的奖励标准为每生2600-6000元。具体评选和发放办法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⑤企业、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和华侨等在校设有奖助学金,按具体评选和发放文件执行。
⑥学校提供助研、助教岗位,按学校核定工作量发放津贴。
⑦免费提供住宿(带空调4人间,独立卫浴和阳台)。
部分硕士指导老师简介
导师 | 简介 |
曾庆光 | 博士生导师,教授,人事处处长,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有:(1) 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器件中的应用;(2) 三维LED动态显示产品的开发及系统集成设计。近5年在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被他人引用次数700多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广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科技成果连续五届获广东省一等奖以上。 |
陈叶青 |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纳米发光材料的合成、生长机理及荧光性能研究,当前集中研究荧光碳纳米点的性质及其在LED及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近5年在J. Phys. Chem. Lett., Nanoscal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7项,获江门市自然科学论文奖一等奖。 |
陈岩 | 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1) 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2) 微纳米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质研究;(3) 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近五年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发明1项,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
罗坚义 | 博士生导师,教授,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院长,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柔性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201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1) 纳米功能材料合成;(2) 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应用;(3)智能调光变色材料与器件。近5年来,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10余项,获得广东专利优秀奖1项,江门市优秀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
何鑫 | 博士生导师,教授,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长期从事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开展以下两个方向的研究:(1) 柔性透明电极及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2) 柔性可穿戴多功能器件的设计。近5年在J. Mater. Chem. A, J. Mater. Chem. C, Nanoscale, Adv. Electron. 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10余项,获江门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江门市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
范东华 | 教授,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有:(1) 宽带隙半导体材料;(2) 太阳能转换材料与器件。近5年在ACS Appl. Nano Mater., J. Phys. Chem. 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5项,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1项。 |
唐秀凤 | 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1) 氧化钨纳米结构的生长及其光电性能研究;(2) 新型电致变色技术研究及其器件制备;(3) 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O) 薄膜与半导体基底界面接触模型的建立。近五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15 项,其中申请美国专利 2 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1项。 |
宋伟东 | 博士,五邑大学特聘教师。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有:(1)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2) 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器件研究等。近五年在Nano Energ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Acs Photonics 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件。 |
曹小兵 | 博士,五邑大学特聘教师。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有:(1) 新型绿色无毒溶剂制备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及高效太阳能电池;(2) 高效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5年在Solar RR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Mater. Chem. A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陈智明 | 博士,五邑大学特聘教师。主要从事柔性传感器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有:(1) 柔性触觉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领域的应用;(2) 柔性传感器对于空间力场和温度场的研究等。近5年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mall Method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24篇SCI学术论文,论文被引频次总计为637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175次,H因子为12。 |
汪达 | 教授,珠江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1) 无机材料固体化学(离子扩散、晶体结构);(2) 二次电池老化失效;(3) 有机化合物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近5年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篇。 |
张弛 |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具体方向:(1) 脱合金化与纳米多孔金属的制备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2) 钙钛矿氧化物的电催化氧还原和水分解等。近五年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江门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二等奖等。 |
邓魁荣 | 博士,五邑大学特聘教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具体研究方向有:(1) 锂离子电池,包括固态电解质、凝胶电解质,液体电解质及锂金属负极;(2) 锂硫电池,包括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及锂金属负极。近5年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Smal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3项。 |
招生专业(代码)、考试科目
①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01.材料物理与化学;02.材料学;03.材料加工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点)
初试科目:政治、数学二、英语一、普通物理
② 085600 材料与化工(研究领域:01.材料工程;02.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
初试科目:政治、数学二、英语二、普通物理
复试:请关注学院网站和QQ群636859222最新通知
联系方式
谭老师(电话13427145300, QQ:896590995)
咨询QQ群:
群号:636859222
群名称:2025年邑大考研招生咨询群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群二维码:
欢迎
材料、物理、化学、信息、电子等相关专业考生
咨询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