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纺织服装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教学成果。学院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不仅多次在国内外纺织服装大赛中获奖,而且深受社会欢迎,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5年保持100%。
纺织服装学院针对2011级全体学生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该届学生最后一年(2014年)进入企业学习。学生被安排到七家不同类型的知名纺织企业,各企业按照纺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人才培养具体计划。学生在各企业普遍采用“先轮岗,后定岗”的方式进行实习。典型的实习方式有:
(1) 项目带动制: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正在进行的技术升级、设备改造、产品开发等项目并完成实习任务。公司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完成公司指定的一个任务,该任务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公司现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
(2) 管理培训生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并结合企业需要,将学生按照公司的人才成长规划进行培养,同时完成实习任务。如其中一家公司管理培训生的人才规划轨迹为:实习生、生产工、班组长、主管、经理、高管。学生进入企业后首先进行实习生入职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时间管理、有效沟通、演讲技巧、团队精神等,随后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再由生产经理对学生进行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完成“3+1”实习且愿意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企业继续按照上述人才规划对学生进行培养。
(3) 教练班式培养:企业专门成立由高级经理、高级工程师、技术主管等组成的培训团队,定期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公司高管讲授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管理等知识,高级工程师讲授精益生产、节能环保等理念,研发部经理讲授产品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等知识,人事部经理讲授沟通技巧、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知识。通过培训团队的指导,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及企业运作的了解。
通过以上改革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该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量为1:3,薪资待遇也大幅提高。我院将继续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体制机制,实现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